高考志愿填报面面观:考生越来越“现实” 志愿填报服务趁势兴起

经济学管理学报考热度未减,计算机类专业更具“钱景”

6月25日,广东2023年高考放榜。高考成绩心中有数了,就轮到志愿填报的纠结时刻——选哪个学校?选哪个专业?

近日,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及就业前景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尽管文科类代表经济学、管理学依旧是最热门专业,但就业收入水平确实无法与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理工科相比。此外,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更具现实导向,将就业后的薪资水平作为最优先考虑项,同时对国有企业的就业倾向逐年加强。报告指出,或许是面对繁杂的志愿填报信息时多了些现实意义上的考量,许多考生表示愿意选择专业志愿填报服务来帮助自己,这使得志愿填报服务趁势兴起。


(相关资料图)

文科类专业更具报考热度,工科类毕业薪资更高

近几年,网上有一个流行的说法:高考志愿中,理工科优于文科。但艾媒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经济学和管理学是考生更倾向的专业,其中有29.1%的考生倾向经济学,有27.8%的考生倾向管理学,这两者都是文科的典型代表。工科类专业中,工学的倾向占比为26.5%,排在第三位。医学的倾向占比仍达25.6%,排在第四位,高于文学和历史。

那么,从就业情况看,哪些专业更具前景呢?从艾媒咨询发布的研报看,2022年信息安全专业平均月收入最高,达到7439元,其次为软件工程,平均月收入为7205元。从其公布的榜单来看,计算机类专业几乎“垄断”了高薪行业,这或许成为其近些年报考热门的原因。尽管如此,单从数据来看,这种热度尚未超过经济学、管理学的热度。另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年大学生就业前景及高考志愿填报攻略》显示,热门专业中,金融学首份工作平均月薪为5828元,该专业为经济学专业的典型代表,市场营销首份工作平均月薪为5721元,此专业为管理学类专业的典型代表,可见热门专业的热度并未反映在其收入中。

不过,一个专业的满意度并不完全取决于收入,还包括就业稳定性、工作环境、工作时间等因素。据艾媒咨询发布的研报显示,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是近五年来的“绿牌专业”。所谓“绿牌专业”,是指失业量少,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信息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属于近些年的新锐“绿牌专业”。艾媒咨询也公布了近几年的“红牌专业”。所谓“红牌专业”与“绿牌专业”相对,即失业量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应用心理学和绘画长期居于“红牌专业”榜首,另值得关注的是,法学类专业也是“红牌专业”常客。

传统一线城市仍具优势,新一线城市成后起之秀

除了专业之外,大学就读城市也是考生及家长们重点考量的因素。数据显示,52%的学生倾向将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作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地,41%的考生将二三线城市作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地,可见,即便当下“求稳”心态成主旋律,但回乡就业依旧不是大学生们的主流选择。又因为当前中国较发达城市,尤其是一线、新一线城市主要位于东南部,使得在报考倾向上“南倾”明显。

这与中国国内的高校分布紧密相连。资料显示,若以重点大学(985、211高校)数量为基准,拥有重点大学数量最多的10座城市皆为一线或新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南京分列前三,分别拥有26、10、8所重点大学。不过,若将统计口径放宽至所有高校,北京、武汉、广州成为拥有高校数量的前三名,对应数量分别为93、83、82所。但无论如何,一线或新一线城市在高校数量上占据优势。

工资待遇和工作机会为考生倾向大城市提供另一个解释维度。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5075家,多数职位都集中于大城市。数据显示,上市公司招聘职位数中,北京、上海、深圳位列前三,职位数占比分别为10.1%、8%、6.6%,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成上市公司职位集聚的主要区域。

从收入待遇上看,越是大城市,收入待遇越具有优势。以热门专业软件工程为例,2022年该岗位所有工作年限从业人员的每月平均薪酬中,排在前十的城市皆为一线或新一线城市,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分列前三,这三个城市的月收入均高于17000元,显著高于其他城市,第一名北京比第十名合肥高42%。另以文科热门专业金融学举例,2022年就业月收入前十的城市中同样集中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不过相比于软件工程,不同城市的收入差异开始缩小,收入最高的北京比第十名成都高33%。

付费规模达8.8亿元!志愿填报服务行业火了

从数据来看,中国的准大学生们在填报志愿时,大多遵循现实主义考量。数据显示,在选择专业时,专业就业前景及薪资是考生最看重因素,其次为是否为热门专业,而个人兴趣则排在第三位。

从就业选择上也可以看出目前考生们的现实主义倾向。数据显示,2023届46.7%的大学生倾向在国有企业内工作,这一比例连续三年递增。与之相对,倾向在民营企业工作的2023届大学生比例为12.6%,连续三年递减。

目前,高考竞争日趋激烈,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高考人数规模达到1193万人,再创新高,但录取率却急转直下,2022年录取率仅为77.1%。从就业看,国内失业率,尤其是16-24岁青年失业率目前已经超过20%,这让许多家长及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更加谨慎。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目前高考生获取志愿填报信息的主要途径为高校官网、亲朋好友交流、官方报考指南等,整体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数据显示,有11.2%的考生对招生政策不够了解;19.7%的考生认为当下志愿填报信息繁杂,无从下手;近30%的考生面临专业、学校、城市等信息之间的纠结。

基于以上状况,“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这一行业趁势兴起。数据显示,88.1%的考生愿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2022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到8.8亿元,预计2023年达到9.5亿元。目前许多从事该行业的机构通过网络直播揽客,此前登上网络热搜的张雪峰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志愿填报需综合考虑经济及行业发展

综合来看,不同专业的就业差异与经济发展及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计算机类专业的强势崛起是过去几年来中国互联网经济的缩影。数据显示,中国近十年来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10.47亿人,再创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一大批需要计算机通信、软件等相关技能的岗位被创造出来,而资本的涌入又进一步推高相关岗位的收入。因此,许多研究机构建议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要结合市场动态。

从岗位提供上看,目前新能源、人工智能、芯片等是未来市场重点关注的产业。据猎聘发布的《2022年度就业趋势数据报告》,从整体来说,尽管行业人才需求在2022年出现了收缩,但热门高科技领域显示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比2021年出现了明显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五大新兴领域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智能制造和芯片,新发职位同比增长分别为50.62%、36.18%、32.62%、23.72%、14.75%。报考时选择与这些行业相关的专业预期有更好就业保障。

从薪酬看,金融、IT/互联网/游戏、电子/通信/半导体平均年薪位居前三,分别为26.59万元、26.21万元、25.84万元。各大行业中,涨薪最高的是电子/通信/半导体,比上年增长了 13.32%。从地域看,北上广深依然聚集了最多的职位,合计为40.52%,上海以 13.52%的占比位居第一。杭州、成都、苏州排名第五至第七,在新一线城市中极具号召力。

诚然,高考志愿背后涉及众多细节,学习何种专业、在哪里求学工作、如何最大化利用好自己的得分?这些问题都需要考生及家长慎重思考。智联招聘董事长、CEO郭盛建议:就业需要理想与现实相结合,从未来往今天看,看未来的趋势,思考如何做得更好;从今天往未来看,评估自己适合做什么。两者结合起来,就能拥有更好的前途。

■策划:新快报记者 罗韵

■统筹:新快报记者 梁彧

■采写:新快报记者 刘艳爽

■制图:廖木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