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平凡变“最美” 广州3户家庭入选全国最美家庭|环球快资讯

近日,全国妇联揭晓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1000户入选,其中广州市有3户入选,他们分别是来自花都区的赖宣治家庭、越秀区的叶伟平家庭、番禺区的黎艳芬家庭。他们为什么能入选?新快报记者采访发现,广州这3户家庭其实都是平凡人,他们自己也总说“我们只是平凡的家庭”,但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做着不平凡的事,坚持善良,让他们变美好。

▍赖宣治家庭:一根跳绳改变了农村小学生们

“一年可能有360天在带队训练和比赛。”这就是赖宣治平日工作的写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0年前,赖宣治与李美结婚,两人投身于教育事业,育有两孩,以勤劳和奋斗传承家训。长年累月进行跳绳教学,赖宣治带出了许多跳绳冠军,但他也有遗憾:妻子承担了生活重担的大部分,他觉得委屈了妻子。

被体育改变的学生,成长为体育老师

如今的赖宣治是一位成功的体育老师,可很少人知道,赖宣治在高中阶段曾经是很多人眼里的“问题少年”,他成绩垫底、思想不上进,好在体育老师发现了他的特长,在一次篮球比赛中,他作为替补上场,在进球时获得全场欢呼。那一刻,他忽然醒悟:“自己成为‘灌篮高手’,好像并非一无是处。”他说,他从此重拾信心,铆足了劲考上理想的大学。

从那时起,赖宣治立志要做一名体育老师。

2010年从武汉体育学院毕业后,赖宣治来到学生以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花都区花东镇七星小学任教,成为这所农村小学建校55年来首位大学生专业体育教师。回忆当初,赖宣治说,印象最深的是破败的校舍、参差不齐的队伍和自己满腔的热情。

体育赋予孩子们自信,实现其梦想

七星小学条件有限,不能开展“高大尚”的体育项目,赖宣治根据学生情况选择了对运动场所和器械要求不太高的跳绳,于是第一堂跳绳课就在学校的老榕树下开启了。

■七星小学的“绳树”。

“体育最大的魅力,是它不仅让孩子们体魄强健,更赋予孩子们自信。”是体育老师改变了赖宣治的一生,自己当上体育老师后,他也立志要通过体育给学生们带来自信,带着学生们奔向更广阔的世界。

“他在我心里是最完美的老师。”有同学告诉新快报记者,赖老师在训练时很严厉,让人害怕,但私下里会给同学们买好吃的,和他们谈心。

赖宣治心中也有许多挥之不去的难忘瞬间:比赛获奖后,此前从不主动和自己说话的腼腆女学生,把自己的金牌戴到他的颈上;在他三十出头的年纪,一群十一二岁的少年用一个月省吃俭用的钱给他买生日蛋糕,而此前他还从没吃过生日蛋糕……这就是赖老师与学生的“双向奔赴”。

36名世界跳绳冠军、打破11项世界跳绳纪录、荣获奖牌数超1000枚……这是赖宣治十几年来和学生们共同取得的成就,这所山区小学因为一根绳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学校的大榕树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跳绳,学生们亲切地称之为“绳树”,这成为了他们的传统和办学特色。

■七星小学的学生正在参加国际比赛。

教师夫妻相互扶持,把学生当儿女

赖宣治和妻子李美曾经是高中同学,一个是体育委员,一个是班长。2013年,他们步入婚姻殿堂。现在,一个是七星小学体育教师,一个是花东镇中心小学数学老师,多年担任班主任。10年来,他们相互扶持,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教师、爱岗敬业能手。

赖宣治和李美育有一子一女,他们把四人小家庭称为“奋斗小家庭”。十多年来,赖宣治能一直坚持带领学生们跳绳,离不开家人的支持。李美把老人的生活、孩子的教育、家庭照顾得井井有条。“我亏欠老婆很多,大部分时间没有陪伴在她和孩子身边。”赖宣治说,自己明白这么多年来妻子的付出,只能尽力弥补。

■赖宣治一家。

有一次,李美出车祸,两条腿都受伤,不能动弹,反复发烧。赖宣治当时正带着学生们在国外参加集训,直到比赛结束后,两个人才通了第一个电话。

后来,李美渐渐理解了赖宣治,他们把学生们当成了自己的儿女。他们先后多次用自己的工资帮助困难学生,用爱心和最真诚,携手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赖宣治10岁的儿子也在七星小学的跳绳队中,赖宣治并没有过分要求儿子出成绩,只是希望儿子通过体育运动来磨炼意志力。一家人能够互相支持并“开心过好每一天”就是赖宣治心目中最美好的家庭。

▍黎艳芬家庭:经营好家庭和企业才有余力帮人

“前两天上火,嗓子哑了,儿子在卧室门口贴了一张爱心便利贴,嘱咐我多喝水多休息。”每当谈起自己的家庭,黎艳芬脸上总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黎艳芬与丈夫彭木胜育有1个女儿和一对双胞胎儿子,两个男孩正读二年级,女儿在深圳上大学,一直是众人艳羡的模范家庭。

用“孝心钱”引导孩子尊重长辈

黎艳芬认为,自己和女儿就像“姐妹”。“每次放假回家,我们都会互相抱抱并且聊聊心事。”黎艳芬说。如今,拥抱与“小纸条”已经成为了她和孩子相处的“必修课程”。她认为,拥抱向孩子传递一种安全感,代表着“无论怎样,妈妈永远在你身边”;“小纸条”是教会孩子敞开心扉,告诉他们“有什么心里话想要告诉我,妈妈永远倾听”。

“从孩子3岁时就开始引导他们关心关爱并尊重长辈,即使不是付出金钱和物质,(对长辈的)精神慰藉也必须有。”黎艳芬让3个孩子每月给双方父母送上“孝心钱”,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黎艳芬还时常带着孩子一起做公益,帮扶双亲因病去世的孤儿,走进偏远山区帮助有需要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慢慢变得富有爱心、甘于奉献。“身体、心理都健康的孩子长大后,自己组成的小家庭也会很幸福,幸福家庭的模式会不断复制。”黎艳芬说。

■黎艳芬带着孩子们植树。

把“小家庭”爱心推广到“大家庭”

黎艳芬也很看重邻里关系。她总是言传身教,鼓励孩子们与邻居往来,保持良好的邻里关系。每逢佳节,他们挨家挨户进行拜访,送糕点、水果。她的丈夫还是古典音乐发烧友,经常在家“攒局”,拉着好朋友们在家里交流音乐。

亲情、邻里情、友情固然重要,但黎艳芬更想把爱心献给有需要的特殊群体。

黎艳芬是广州市妇女志愿者协会执行会长,在志愿服务中接触到许多家庭后,她决心在企业中成立家庭教育工作室。黎艳芬推己及人,她认为只有照顾好员工和他们的家庭,企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黎艳芬正在进行志愿活动。

黎艳芬关心关爱企业的每个员工,工作之余时常带领协会内的妇女朋友关爱单亲妈妈,资助困境儿童,如今每年需要帮扶的困境儿童数量都在减少,这个变化令她欣喜。

夫妻两人公益之路一走二十余年

其实早在1996年,黎艳芬和丈夫就常常参与公益活动。黎艳芬的丈夫出生于广州市番禺区莲花山群星村,与当地居民一样以打渔为生。“渔民靠海吃饭,人身安全和收入都无法保障。”黎艳芬说,那时候他们眼见当地渔民在海边居住着简陋木屋,基本生活受到台风威胁,因此萌生了帮助他人的想法。夫妻两人经常在村里补贴、慰问邻里,公益之路一走就是二十余年。

黎艳芬和丈夫每年都自费前往山区慰问当地生活困难的村民,还出资帮助村民拆除危房并重建。除了经济补贴外,每年春节前后,他们还邀请粤剧团进乡村开展文艺演出,组织和赞助篮球比赛,丰富当地村民的文化生活。

二十多年来帮助过多少家庭与儿童?黎艳芬一拍大腿说“数都数不清”。“老实说,我们的经济条件也不是有多好,只是觉得有多少出多少,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交谈时,黎艳芬总把“舍得”二字挂在嘴边,在她看来,先“舍”才有“得”,舍弃了钱财,得到了“德”。

从家庭到邻里间,从本职工作到服务他人,黎艳芬把“爱”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支撑我投身公益二十多年的首要原因是幸福稳固的家庭,把家庭和企业都经营好,才有余力帮助他人。”她说。

▍叶伟平家庭:一家人都在为社会默默作贡献

“最美的家庭就是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这是叶伟平一家的共识。叶伟平和妻子冯玉燕以身作则,带着儿子从小参与山区助学、探访孤儿院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

扶贫扶志,改善村民生活

“我家孩子结婚了,要不要回来喝杯喜酒?”时隔多年,早已结束扶贫工作的叶伟平再次收到了来自清远市佛冈县里水村村民的邀请。

2016年12月,叶伟平到里水村负责扶贫工作。当时全村63户贫困户情况都不一样,他挨家挨户地摸查慰问,修补漏水屋顶、安装路灯、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问题……每一件工作都带着他对贫困家庭的关爱。直到现在,还有不少村民时常记挂着他。

五年可以做什么?可以让一个家庭改头换面、让一个村子焕发新颜。叶伟平参加扶贫工作的五年间,大力开展产业扶贫,策划五大类16个项目,选出种养大户和致富能手,带领贫困户参与鸽子、猪、鹅、鸡等的合作养殖;他还发动社会组织捐助物资,协助入股实现长效帮扶目标……

叶伟平的亲朋好友都去过里水村,看着这里的变化,由衷地感到高兴。如今,尽管叶伟平已离开当地,但心并未走远,他仍对完善生产生活设施和人居环境整改等方面给予建议,期待进一步生根发芽结出“好果”。

助教助学,点亮孩子心灵

在公益之路上,冯玉燕和叶伟平相互扶持,志趣相同。

2017年开始,冯玉燕到广州市第二少年宫的特殊教育部当志愿助教,每周利用休息日的时间参与助教活动,协助开展课堂教学和快乐游戏,帮助孩子通过美术、音乐、表演等去表达内心的想法,更好地接触世界、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冯玉燕从志愿助教的工作中也收获了很多。“表面上看好像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实际上我得到了更多,帮助孩子后获得精神慰藉、参与活动后改变了教育态度。”她说,现在她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希望能够教育孩子成为“独立的自己”,而不是成为“心中的某一个人”。

言传身教,维系家庭幸福

“社会服务对一个家庭的影响是很大的,帮助我们共同成长、维系幸福。”冯玉燕认为社会服务让她和丈夫完善了彼此,如果在生活的“柴米油盐”之中遇到有争议的事情,会表达各自的想法,综合意见去解决问题,并围绕着“幸福家庭”这个目标做好各自角色中的每一件事。

过去,叶伟平曾有个响亮的称号——“义务反扒能手”,他在一年内抓了10多个小偷。结合自己在广州市越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对辖区8000多户商家,尤其是340余家餐饮企业的管理,切实做好日常检查工作,让老百姓放心消费。

叶伟平对儿子并没有太多要求,只是将父辈“做一个善良的人”的话语传下去。自幼时起儿子就参与公益服务,不善于表演的他给老人们表演魔术,手法笨拙却异常认真,常常惹得老人家们哈哈大笑。如今儿子上了大学,在学校中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

这么多年,夫妻二人一直言传身教,给孩子做好榜样。冯玉燕给儿子写过提醒的留言、鼓励的字条和表达内心的信件。在儿子年满十八岁时,叶伟平给他送了几个字:“有责、关爱、宽容、自强”,更重要的还有“感恩”,期待儿子迎接更加多彩的人生之路。

■叶伟平一家和父母合照。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翠珍 毛毛雨

■摄影:新快报记者 左百村 实习生 陈芝冕 受访者供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