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儿多重感染住进ICU 妈妈在病房外苦苦守候 当前速讯

温暖1565号


【资料图】

●温暖诉求

“去医院就是打怪兽,一袋袋化疗药是打赢怪兽的武器。”来自江门恩平的梓晨才4岁,就与急性淋巴白血病“拼”过好几次了。尽管梓晨病理分型是“中危”,但妈妈张诗名却常为儿子所遭遇的感染、发烧、药物副作用等等难关忧心。从确诊患病至今半年过去,梓晨要分出精力面对化疗和并发症,以至于拟定的治疗计划多次“卡壳”。8天前,他又因肺部真菌感染、肠道感染高烧不退,住进了ICU。“本来治疗费就不多,节外生枝的情况不断,我该怎么办?”妈妈为未来的治疗显得焦虑。

■小梓晨在即将结疗时突发状况进入ICU抢救。

“甜嘴”宝贝罹患白血病

“没生病之前,梓晨嘴巴可甜呢,如果树上的小鸟能听懂,他一定能把鸟儿哄下来,幼儿园老师都喜欢逗他说话,教他朗诵,读绘本。”在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ICU外,张诗名不时朝紧闭的病区大门张望,她“嘴巴最甜”的宝贝正在ICU里对抗白血病并发症。

每天,张诗名都渴望及时知道,ICU内医生救治儿子梓晨的情况。然而,对于进了ICU的患者来说,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梓晨今年4岁,是张诗名的大宝。2022年10月,顽皮好动、口齿伶俐的男孩反复高烧。“一开始,症状只像感冒,但四次高烧都到41℃。到了10月底,他第五次发烧,这一次,血常规检查显示,梓晨不仅血小板、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很低,但白细胞却高得离谱。”这到底什么情况?张诗名搂着儿子忐忑不安,而医生也没给出明确答复,只让她尽快带孩子到广州的大医院检查。

10月29日下午,张诗名和丈夫租车奔赴广州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医院急诊检查,骨穿检查过后,“急性淋巴白血病”无所遁形。

“太难以置信了。医生提醒,孩子的病理结果是‘中危’,一定要好好控制,千万不要发展到‘高危’。”在医生催促下,梓晨住进了医院,开始接受化疗。

治疗儿童白血病,一个疗程往往好几个“小节”。在顺利的情况下,梓晨按照医生节奏,当前应该进行到第5次化疗。

易感染要靠“层流床”挡病菌

梓晨发病前,是个体魄强壮、甚少生病的孩子。然而,张诗名没想到,儿子在抵受化疗药副作用过程中如此“脆弱”。

“因为免疫力低,中性粒细胞跌到近乎0,孩子上第一疗就花了2个多月,去应对化疗后的发烧、腹泻、口腔溃疡和皮肤发炎等问题。”张诗名告诉记者,住院化疗时,梓晨的病床要罩上一层特制塑料罩,将病床紧紧包围以抵挡病菌,形成“层流床”。医生察觉到,梓晨比较容易受感染,只能依靠“层流床”保护他。

第一次陪孩子面对白血病的张诗名,面对这些症状,也紧张得如临大敌。她平日不敢让娃走出“层流床”,给孩子“无菌”饮食,督促漱口、洗手消毒,给与全方位守护。

“虽然自己快要累得趴下,但我记得医生的话,好好治疗,努力不让病情发展为更棘手的高危。”经过了足足7个多月的住院治疗,梓晨度过了艰难的两个化疗疗程。

梓晨每天都问妈妈:“肚子里的小怪兽什么时候能消灭?我快受不住了。”张诗名也十分心疼,但她知道,一旦对疾病心软,就前功尽弃。为此,她和丈夫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支撑着治疗费。

胜利在望时又横生枝节

今年5月,就在即将迎来第三疗程最后一小节化疗时,梓晨又遇风波。“本来以为只要平安上药就能结疗,仿佛望见曙光,谁料再生事端。”张诗名长叹一口气说,5月30日下午2时许,梓晨刚入院没多久,心率突然飙升到178,全身打寒颤,体温却达到41.5℃。张诗名看着儿子紧紧捂住自己胸口大喊:“疼!”她着急得团团转。

医生一番急救之后,梓晨被送进了ICU救治。

据医生对家长解释,梓晨感染了重症肺炎和肠道埃希杆菌,还引发了胆囊炎,症状比较严重。至发稿时,梓晨经历了3次抢救,每天医生都通知张诗名到院外购买自费的抗生素药物。“这几天,光抗生素一项,一天就要花费4000元。而且孩子反复高烧,实在让人担心。”屋漏偏逢连夜雨,梓晨爸爸在陪伴妻子等待的过程中,接到老家电话,爷爷突发脊柱疾病,要做手术。

张诗名从手上仅剩的6万元中,转出5万元救治爷爷,留下1万多元苦苦支撑着近日梓晨的治疗费。

“没想到,这个‘怪兽’这么难打。更没想到,花钱如流水,原来是这样子的。”据了解,张诗名一家是江门恩平的普通人家。孩子生病以来,爸爸已经耽误了汽修店的工作,而她因为刚生完二宝,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同样没有收入。为了保障梓晨治病,夫妻俩已经借了10万元债务。然而,眼看就快结束治疗,长跑却“加时”了。“现在只能是见一步走一步,希望孩子能快些出ICU,我们都等着他平安。”

■小梓晨捐款二维码。

公益指引

●公益账户: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天天公益专项基金

●银行账号:44032601040006253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广州远洋宾馆支行

注:捐款时请注明“新快报温暖*号***(受助者姓名)”, 如“新快报温暖1565号梓晨”。如需捐款收据,请在汇款时附注捐款收据回邮地址、联系人姓名及电话。

广东公益    恤孤助学促进会公众号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