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快播:"一元钱"看病全面落实 增城区普惠人民群众

新快报讯 在荔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护理让居家行动不便的市民群众可享受上门服务;在中新镇中心卫生院,"医养融合个性服务包"让签约对象得到家庭医生上门诊疗服务;在派潭镇中心卫生院远程会诊室,三甲医院专家隔屏"坐堂",患者得以实时咨询;在石滩镇中心卫生院,眼耳鼻喉科、疼痛科、外科等重点发展的特色科室,就诊率和满意度不断提高。近年来,在医防管融合的新形势下,增城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以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为抓手,多措并举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实现大提升。

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基础


【资料图】

近年来,增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对医疗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包括改扩建发热诊室、核酸采样室、公共卫生管理科,因地制宜改造建设中医馆,统一院内规划设置和标牌标识,形成科室设置齐全、功能分区合理、标识指向明晰的新格局,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新塘医院配备基本设备及中医类设备超 120 多种,包括 16 排螺旋 CT、急救型救护车、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DR、C 臂 X 光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十二导联心电图机等仪器设备。这些硬件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投入。

2018 年至 2022 年,增城区财政对卫健系统共投入 102.2 亿元,其中,2018 年投入 16.41 亿元,2019 年投入 19.21 亿元,2020 年投入 20.90 亿元,2021 年投入 22.22 亿元,2022 年投入 23.46 亿元。近五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投入 65.44 亿元,公立医院财政投入 19.68 亿元。

综合医改激发创新医疗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如何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高质量发展?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是关键。对此,增城区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制度及绩效分配改革,进一步激发医疗创新活力。2015 年 1 月起,增城区在全省先行先试,出台" 1+6 "综合医改特色方案(1 个综合改革工作方案及 6 个配套文件),从财政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绩效考核、绩效分配机制等方面全方位改革。

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常性收支,对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经常性支出的差额部分,由财政足额预算。同时参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将收支结余部分全额返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中 60% 用于增加绩效工资总量,40% 用于自身发展和建设,大大激发基层医务人员干事创业热情。与改革前相比,基层医务人员薪酬收入增长 71.7%。同时,新冠疫情冲击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仍保持韧性,2021 年同比 2019 年,门急诊人次上升 4.1%,医疗收入增加 17.5%。

按照"放手不撒手"的原则,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强优势科室和特色业务,通过下放做事权、用人权、分配权,加强监管,引导院长自主用人、自主管理、自主分配"三个自主",促进院长管理主动性、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病人在基层就医的比例"三个提高"。与实施改革前相比,全区基层医疗卫生门急诊人次和出院人次分别增长了 59.5%、40.0%。

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考核指标达 11 大类 55 项,考核结果与院长聘任、院长管理目标奖、公共卫生经费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拨付"四挂钩"。定期组织专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历质量进行评审,强化处方点评和合理用药的督导检查。与实施改革前相比,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抗菌素使用比和门诊输液比分别降低 70.9%、78.4%。

医防融合,高位推进基础公卫服务

石滩镇中心卫生院占地 45 亩,业务用房 1.1 万平方米,开放床位 140 张。近三年来该院在区卫健局的领导下,先后获得全国首批"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卫生院,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优秀基层管理经验"等奖项。通过成立"医防融合"领导小组,该院形成临床、公卫"两不误、两促进"的工作机制,同时建立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团队服务模式,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并考核,目前该院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已走在前端。石滩镇中心卫生院的公卫服务发展模式是增城区推行医防融合,高位推进基础公卫服务的一个缩影。

同时,全区于 2020 年投入 1757.5 万元购置 10 辆公共卫生服务体检车,为受检群众提供一站式体检服务,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三甲医院的体检服务。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以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为手段,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为切入点,将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融为一体。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 3+n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以"网格化"管理形式定期开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逐步实现以医带防、以防促医、医防融合的工作效果。截至 2022 年 12 月,全区居民家庭医生建档率 92.2%。

"一元钱"看病全面落实,普惠人民群众

为破解农村"看病贵、环境差、乡医少、药品缺"等普遍性难题,增城区推出"一元钱"看病措施,提出行政村户籍居民在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站看病,其一般诊疗费和药费经医保报销后,个人只需支付一元钱,剩下部分由财政兜底。

在推进"一元钱"看病过程中,增城区还从村卫生站改造、壮大乡村医生队伍、保障用药等方面发力,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其中,增城区根据行政村常住人口数,明确村卫生站乡村医生配备数量,并按照"区招、镇管、村用"的要求,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乡村医生。

截至 2022 年底,全区共配备乡村医生 285 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 164 人(57.54%),执业助理以上资格 198 人(69.47%),平均年龄为 41.22 岁。乡村医生的年龄、学历、职称等得到进一步优化。

截至去年 12 月底,增城区 266 所村卫生站均实施了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和"一元钱"看病,覆盖率 100%,累计实施一元钱看病 30.67 万人次,合计为村民减负医药费 723.34 万元。

采写:新快报记者 庄嘉宝

审发:陈志龙     编辑:林洁莹     校对:冯卓盈

关键词: 乡村医生 公共卫生 镇中心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