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日讯!太空生活多神奇?航天员话你知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新华社供图


(相关资料图)

刘伯明展示了如何在太空中喝茶。

航天员在吃苹果。

太空食物。 VCG供图

睡觉从“站”到“躺”、吃饭不能说话、剪发要配吸尘器……

珠江科学大讲堂第102讲在穗开讲

在太空中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神奇体验?吃饭、刷牙、睡觉有何不同?近日,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东科学中心、羊城晚报社联合主办的珠江科学大讲堂第102讲在穗举办。讲堂邀请了曾经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第一任大队长的申行运,讲授科普讲座“神奇的太空生活”。

■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两室一厅两辆车”

申行运曾负责我国首批航天员的选拔以及航天员大队的筹备组建工作,自1996年起担任航天员大队的主管领导,带领着杨利伟、翟志刚等我国首批航天员勤奋工作、锐意进取。

在演讲中,申行运首先回顾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1992年9月21日开始启动,30年来取得的一项重要成就是建成了世界上第三个空间站。中国空间站(天宫)的结构可以称为“两室一厅两辆车”:两室是第一实验舱(问天)和第二实验舱(梦天)。一厅是核心舱(天和),两辆车是指载人飞船(神舟)和货运飞船(天舟)。

人们在聊起航天时,首先要分清天空和太空、航天与航空之间的区别。申行运说,以距离地球海平面100公里的高度为分界线,100公里以下是天空,以上则是太空。在天空中的飞行被称为航空,在太空中的飞行则是航天。为了进入太空中探索,需要火箭的帮助,把飞船、卫星、空间站和航天员送上太空。火箭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有逃逸塔装置的是载人火箭。

航天员是如何选拔的?

“载人航天精神有‘四个特别’的说法,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作为航天员大队的首任大队长,他说,航天员的选拔原则是“好中选好,优中选优”。选拔过程要经历档案选拔、初选、复选、评定录取等阶段。中国航天员的培训共分为8大类、近百个项目。例如,基础理论、体质训练、航天环境适应训练、心理训练、专业技术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等。航天员还要在冰天雪地、原始森林、沙漠、海洋等环境中进行“魔鬼训练”。

最终可以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又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一类是指令长,是负责驾驶飞船的驾驶员;一类是随船工程师,是负责保养维修空间站的工程技术人员;还有一类是载荷专家,他们往往本身就是科学家,为了到太空中去做实验而成为航天员。

睡觉要固定 牙膏可食用

申行运表示,到了距离地面100公里以上的太空环境,地心引力很小,人因此而飘起来,处于微重力的状态。在太空中与地球上生活最大的区别就是要面临失重,所有的东西都是飘着的。

在太空中吃饭并不容易。各种太空食品都被封装在了密封袋中,吃饭时,吃一个才打开一个袋子,吃不完要封好口。他分享说,航天员的食物大多被切分成很小的一块,方便食用。航天食品的品种非常丰富,有虾仁炒鸡蛋、黑椒牛柳等各种传统中式食品。航天员还可以使用轨道舱内的食品加热装置,在太空中也能吃到热菜热饭。“记住咯,在太空中吃饭时不能说话,要闭住嘴慢慢嚼,不能张口,不然食物会从嘴里飞出去。喝水会有提前准备好的水袋,水袋有一个小口,要慢慢吸水。”

航天员是怎么睡觉的?申行运介绍,在早期,航天员会有睡袋,那时候是站着睡觉。现在有了空间站,航天员有独立卧室,可以躺着睡。不管怎么睡,航天员都会戴上防噪耳机,并把自己固定在一个位置,不然容易乱飘。“航天员翟志刚从太空中回到地球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回到家后最不适应的就是睡觉,因为在太空中睡觉是处于漂浮状态,在家睡觉哪怕是躺在柔软的床垫上,都会感觉身体到处都硌得慌。”

他介绍,航天员睡觉一般都会戴着眼罩。因为在太空飞行,大约90分钟就能绕地球一圈,经历白天和夜晚,如果没有眼罩,航天员很可能会经历睡45分钟、醒来45分钟后接着再睡的状态。

怎么刷牙?申行运说,在过去科技不发达的时候,航天员会拿着湿纸巾擦洗牙齿,牙缝处理就靠嚼口香糖。现在科技发展了,有专门为航天员研究的可食用牙膏,还有一种方法是把牙膏沫吐在纸巾上。

如果航天员要在太空中剪头发,就得用到吸尘器,要在剪头发的同时,用吸尘器将头发吸走,否则头发茬飘得到处都是,那可就麻烦了。

关键词: 载人航天 北京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