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也要打包费,这种“包装刺客”你遇到过吗?

你点外卖的时候,有没有在意过外卖“包装费”?最近不少街坊表示,自己在点外卖时遭遇了“包装刺客”。

随餐可乐要收包装费,奶茶配料分装收取包装费,烧烤烤串每一串都收包装费,勾选餐食口味也要收包装费……

记者调查发现,在“按件收取包装费”的叠加效应之下,看似不起眼的外卖包装单价,累积起来甚至能占到一次外卖点餐费用的1/2。


【资料图】

点一份麻辣香锅

选口味也要另收打包费

今年7月25日,正在北京读书的王同学在外卖平台下单了一份原总价56.78元的麻辣香锅外卖,使用优惠券后总价降至19.88元。原本觉得自己“薅到羊毛”的王同学,却在小票里意外发现这份外卖中不仅收取了口味费,还同时收取了她口味费中隐藏的打包费。

“一份麻辣香锅底料收了我4.99元,没想到选个口味还得再给2.99元的包装费。”王同学表示,自己在意的并不是那2.99元额外支出,而是消费背后的不透明。

事发后,王同学积极联系外卖平台希望协商退款。但平台方以“无权干涉商家收取外卖包装费”为由,拒绝了王同学的诉求。

记者在“黑猫投诉”上,分别以两大外卖平台包装费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看到:与“美团包装费”相关的投诉信息有79条;与“饿了么包装费”相关投诉信息有137条。

黑猫投诉中消费者关于外卖包装收费的投诉截图

瓶装小可乐收了1元包装费

但收到时并无额外包装

广州是否存在类似的情况呢?记者调查发现,广州也有“包装刺客”出没。有市民告诉记者,一些外卖在主食基础上点小吃,每点一份小吃增加1-2元打包费,很是浪费,其实可以将小吃直接放在主食里面。

记者浏览两个外卖平台见到打包费多数是1元。记者下单一家快餐店的外卖发现:主食蒸饺打包费1元,卤水蛋打包费1元,连瓶装的小可乐也收了1元打包费。

送过来的时候,蒸饺是打包盒包装,卤水蛋是用薄膜袋装着,可乐并无任何包装。

随后记者向平台咨询,外卖平台答复称外卖的包装费是商家方收取的,定价也是商家自行设定。并且平台方面也表示,瓶装可乐这些预包装食品,平台是不允许商家设置打包费的。

为此记者咨询了商家,商家称相关商品上线的时候,“都是平台的工作人员帮忙做的”。

平台和商家各执一词,为什么个别商家页面的瓶装可乐可以设置打包费并通过审核,真相无从得知。

对于消费者反馈的不合理的打包费,平台表示会积极跟进。像记者刚刚的这单,平台说可以退回2元打包费。当天下午,记者再次打开该商家页面发现,瓶装可乐显示“已售罄” 无法购买。

咖啡门店不收打包费

为什么线上下单要收?

相比于食品需要额外承担打包盒费用,令更多消费者不满的是,诸如奶茶、咖啡等饮品在线上点单时,也要额外收取1~2元不等的打包费。“顾客线下在门店吃饭,要打包带走需要支付打包盒的钱,这个可以理解。但是点一杯咖啡,同样的纸杯,同样的吸管和包装袋,门店带走不收费,线上点单怎么就要收费呢?”

消费者冯女士认为,商家这样操作有失公允,按每天3块钱打包费计算,一个月她额外支付的打包费基本在50元以上。

就此,记者也在线上饮品点单过程中看到,几乎所有饮品每份都要收取1~2元不等的包装费,如需额外增加配料,还需再支付包装费。

记者发现,大部分饮品在下单“小料”时均默认分装,仅有部分品牌可为消费者提供小料分装与否的自主选择,如果选择不分装则无需再支付打包费。

许多奶茶店无法对小料分装与否进行自主选择

收取不合理的包装费

涉嫌变相强制消费

律师张来强告诉记者: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其中就包括质量保障、价格合理和计量正确。外卖收取不合理的包装费的行为,在法律上已经涉嫌变相的强制消费。

今年6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外公布了“外卖包装收费专题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外卖包装具体收费规则的缺失造成了3个痛点——外卖包装收费贵、商户按件收取包装费、商户在不同平台收包装费不同价。

上海市消保委分析指出,产生以上3个痛点问题的原因在于关于外包装目前只有收费理由,没有收费的详细规则。

上海市消保委呼吁,无论通过立法立规还是平台发布指引等方式,都应制定更细化的外卖包装收取规则,将外卖包装物的名称、材质、规格、单价、不同品类食物的打包方式、包装费的收取规则等关键内容予以规范。

你遭遇过外卖“包装刺客”吗?一般点外卖时包装费要花多少钱?欢迎评论区聊聊~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台、花城+、红星新闻、解放日报、网友评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