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风、最时尚、最传统、最“洋气”……社区里的“宝藏图书馆”知多少?
社区里有多少小而美的“宝藏图书馆”?它们各有什么特色?相信就连很多广州老街坊也未必说得出来。
(资料图片)
广州建设图书馆之城,构建10分钟阅读圈,让市民畅享“阅读就在家门口”的幸福感。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广州各区有街镇级图书馆244座、社区级图书馆80座。今年以来,更多社区图书馆陆续“上新”。这些图书馆虽小,但特色鲜明,魅力非凡。最古风、最时尚、最传统、最“洋气”……记者近日走访各图书馆,为您一一解密。
●最古风
在古祠堂里看书,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上榜图书馆:黄埔图书馆大沙街分馆
黄埔区图书馆大沙街分馆设在横沙书香街的老祠堂内。
古建筑里开设的图书馆,你见过没有?花都区新华街道三华村农家书屋就是由旧祠堂改造而成;
海珠区华洲街道龙潭社区的兴仁书院也改造成了图书馆分馆;而黄埔区图书馆大沙街分馆是由古祠堂修缮活化而成,它位于著名的横沙书香街,前身是建于清朝的星堂罗公祠。
新快报记者近日走访黄埔图书馆大沙街分馆,只见它是典型的岭南建筑,有龙脊镬耳、青砖灰瓦等,基本保持了古祠堂的格局和风貌。整座图书馆分为3个区域,正对着的大厅是阅读区,桌椅两侧共放置了22排书架,藏书15000多册。阅读区内有7名读者在静静阅读。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该馆在改建过程中还发生了两件有趣的事:一是2007年初修之时,图书馆的书架都选择木制,但是木书架容易腐朽,所以在2018年再次修缮时换成了木纹的合金,“貌似”木书架又坚固耐用;二是祠堂光线昏暗,馆方在修缮时特地将图书借阅区上方数张瓦片换成透明玻璃,一招“借光术”让图书馆明亮起来。
据统计,该馆目前年进馆人数约2.8万人次,年借阅图书数约3500册,在社区图书馆里算不上人流量大,但因为开设时间长,很多资深读者对它感情很深。23岁的小欧在附近的出租屋居住,只要不上班,都会来到这里看书。她还有一个特殊的习惯,不管天气如何炎热,她都喜欢坐在没有空调的连廊处看书,她开玩笑说,这样是为了让自己更能静下心来阅读。
●最时尚
商圈里的图书馆,可以喝咖啡听音乐
上榜图书馆:花街粤书吧、天河图书馆智汇PARK分馆
天河区图书馆智汇PARK分馆环境幽雅,一些读者选择在此自习。
与大图书馆禁止饮食不同,广州有不少社区图书馆实现了看书+咖啡自由。
看书、喝咖啡、逛书店、赏文创、听音乐……位于越秀区北京路文化旅游区的花街粤书吧,就已实现“阅读+”新业态,阅读成为时尚。
花街粤书吧是越秀区图书馆文旅融合的重要实践,它曾获2023美国MUSE缪斯设计大奖——银奖。此外还获得2023柏林设计奖室内设计—国际展销厅/旗舰店类银奖。花街粤书吧还是广东省首个开通“粤读通”服务的粤书吧,也是广州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网络成员馆。
越秀区北京路新华书店花街粤书吧。
在天河区,具有时尚气质的天河区图书馆智汇PARK分馆,周边都是吃喝玩乐和拍照打卡点。7月26日,新快报记者走访该馆,只见它外观清新别致,与这个潮流文化调性汇聚的“潮态度创意集散地”融为一体。走进馆内,落日金橘的色调营造出阅读的氛围,其中装饰设计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潮玩艺术结合,让空间变得更多元、个性、年轻,园区打造了符合Z世代的品牌IP,分馆内来往的读者也多是Z世代。阅读区每桌都配有单独的台灯,一盏灯下就是一个埋头看书的身影,同时也有不少人前来“打卡”,沿着书架看一圈,欣赏馆内创意设计后离去。
冯先生在附近工作,他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本经济学书籍,他说几天下来看了一大半。他告诉新快报记者,他在该馆开馆后来过数次,“最喜欢这里的简约风格”。
熊女士当天也在这里看书,她先在桌上放下一杯咖啡,然后前往书架找寻一番之后回到座位阅读。她告诉新快报记者,这里很安静、空间也很大,但是找书找了好久,她建议书籍的分类和归置可能还需要优化一下。
●最传统
既是图书馆,也是广府文化陈列馆
上榜图书馆:天河区图书馆车陂街分馆
天河区图书馆车陂街分馆内座无虚席。
小朋友们在天河区图书馆车陂街分馆儿童阅读区看书。
图书馆内布置着微型车陂龙舟、“巧姐”精心制作的乞巧作品……天河区图书馆车陂街分馆位于天河东圃陂东路的热闹市井中,要了解广府文化,来这里最好。这一天,湖南人周先生带着5岁的儿子晨晨来图书馆看书,小朋友一下子就被馆内的非遗文创吸引住了:“爸爸,那里有一条龙舟。”
“前几天带他散步,在车陂涌里看到龙舟,他今天一进图书馆就留意到这个龙舟摆件了。”周先生说,他在附近工作,已经在车陂居住了四五年。他认为车陂村龙舟文化氛围浓厚,在图书馆增加一些本土文化元素,可以让更多新广州人了解广府文化。
周先生告诉新快报记者,晨晨在湖南上幼儿园,暑假才来到广州和父母团聚。“我下班有空就带他来图书馆,希望他在这种环境里感受一下(本地文化)。”
●最“洋气”
外籍志愿者来讲课,分享异域文化
上榜图书馆:番禺区图书馆祈福社区分馆
番禺区图书馆祈福社区分馆举行读者活动,一名外籍人士参与活动。
要说哪座图书馆最国际化范儿,那要数番禺区图书馆祈福社区分馆。番禺区钟村街祈福新邨社区被誉为“小联合国”,居住着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近20万居民。祈福社区分馆结合社区居民兴趣爱好,邀请外籍志愿者开展丰富的外语活动,让社区居民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迸发不一样的思想火花。
祈福社区分馆是番禺区钟村街道第一家与广州市图书馆、番禺区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的社区图书馆,面积200平方米,总藏书量为6500册,内设44个座位。
7月22日,该馆举行土耳其马赛克灯制作活动,孩子们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制作出一盏盏流光溢彩的马赛克灯。
暑假期间,该馆还开展“缤纷暑假,‘英’为有你”英语沙龙系列活动。第一期邀请社区外国志愿者Adam和家长们共同探讨家庭教育方法。Adam告诉新快报记者,他是新西兰人,在中国居住近20年,平时利用闲暇时间在社区图书馆举行讲座、艺术沙龙等活动,这次他与社区的邻居们分享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告诉每位家长都应该学会倾听、交流、互相支持和鼓励。
●最文艺在繁星下看书,在学宫里赏花读诗词
上榜图书馆:海珠区图书馆侨建分馆(御溪书斋)、诗空间·广府学宫
在繁星下阅读,你体验过吗?海珠区图书馆侨建分馆(御溪书斋)自2021年12月18日开馆后,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点”,被网友们称为“星空图书馆”。
2022年经升级改造后,面积由500平方米扩大至800平方米,馆藏总量达到2万册,阅览座位增至150个,满足品味书香、休闲娱乐、旅游赏玩、亲子活动等多种需求。
而诗空间·广府学宫由越秀区图书馆与广州市工人文化宫合作共建,空间内有优雅舒适的座椅、清雅悦目的鲜花盆栽,让读者们在花香中读诗词,在诗词中闻花香,感受最文艺的阅读。
据记载,广府学宫内曾建有广州市最早的官办图书馆,是广州重要的文脉印记,旧址位于广州市工人文化宫一带。2023年4月,越秀区图书馆正式启动全国首个“诗词图书馆体系”建设,同时选取在广府学宫阅读馆内打造第一个“诗空间”示范点——诗空间·广府学宫,开启越秀区“诗词图书馆体系”建设新征程。“诗空间·广府学宫”内展出广东岭南诗社顾问、广州诗社名誉社长连登的诗词著作、诗词书法作品,营造了浓厚的诗词阅读氛围。
●最暖心
为来穗人员子女提供一片爱的沃土
上榜图书馆:海珠区图书馆凤阳分馆
海珠区图书馆凤阳分馆是来穗人员子女暑期活动的乐土。
海珠区图书馆凤阳分馆位于海珠区鹭江西街27号四楼,面积约250平方米,内设藏书区、阅览区、绘本室、婴儿照顾室等区域。该馆藏书量达1.2万册,已纳入广州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
新快报记者采访当天,图书馆内正开展暑期来穗人员子女活动。“今天的活动里我最喜欢扔球记名字的环节,认识了更多的朋友,而且好玩。”一名小朋友告诉记者。另一名小朋友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图书馆里很凉快又有很多书可以看,他与工作人员也十分熟悉,经常一个人来看书。
海珠区图书馆凤阳分馆与公益机构合办儿童成长营活动。
自2021年开馆以来,凤阳图书馆就为街道辖内居民以及来穗人员子女提供优质和免费的服务。两年来,图书馆与社区内的小学、幼儿园合作,开展图书托管、校内图书室开放日、故事会等活动,并向周边高校学生提供图书管理培训,助力小学内借书活动开展。除了与周边学校合作以外,该馆还与公益机构合作,链接优质公益资源,利用绘本教室定期开展美育、夏令营等活动,丰富社区内儿童日常生活,帮助来穗儿童融入当地社区,以及学习与父母更加有效的沟通。
该馆负责人告诉新快报记者,由于这里离家近,学龄儿童喜欢结伴来该馆写作业,暑假期间,许多孩子自行来到图书馆看书,图书馆还承接一定的托管服务,对许多来穗人员家庭来说,这里简直是一片乐土。
●最科技
玩VR游戏学知识,一部手机即可借书
上榜图书馆:荔湾区西村图书馆、越秀区图书馆洪桥分馆
在荔湾区图书馆西村街分馆一楼,读者们在安静看书。
免费WiFi,还有VR体验、科普影院……荔湾区图书馆西村街分馆是一栋四层楼图书馆,面积为1000平方米,其中阅览区域达到500平方米,总藏书25000册。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儿童阅览空间位于二楼,低矮的沙发、书架,让小朋友能轻松取到喜欢的书籍。“小孩天生活泼好动,可能很难长时间在一张椅子上坐定,所以图书馆还专门为小朋友准备了蒲团。”图书馆负责人告诉记者。
暑假期间,西村图书馆安排了一系列公益活动,8月将在二楼少儿区为小朋友放映3D卡通电影。新快报记者看到,二楼设置了一个小小的“科普院线”,定期给小读者们播放科普影片。二楼的科创空间里摆放着一台科技感十足的白色设备。工作人员介绍,这是VR虚拟现实设备,戴上专用眼镜就可以玩VR游戏。值得一提的是,图书馆的VR题材侧重科学普及,小朋友体验3D技术的同时,还能学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科技感十足的还有越秀区图书馆洪桥分馆,这是广东省首个实现手机借书的街道图书馆。读者在该馆只需用手机扫一扫书上的条码即可将书借走,实现非接触式借书,免除排队借书的烦恼;该馆还提供掌脉借阅服务,读者挥挥手即可实现“刷手借书”;VR观景台提供丰富红色资源、科普资源、急救常识,让读者在场景化、沉浸式阅读中感受文化的滋养;此外还有电子书借阅服务,读者只需用手机扫一扫电子借阅机上的二维码,即可实现“码”上借书……此外,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该馆还为读者提供个性化荐书服务,读者通过手机和分馆现场的书架机器人即可获取个性化信息资源推荐。
●最袖珍
建起微书房为少儿服务,家长可捐书
上榜图书馆:白云区36家“麻雀式”微书房
新快报记者从白云区了解到,自2020年5月白云区图书馆携手第三方阅读推广组织创新开展微书房建设以来,已在全区辖内社区和校园建成36个微书房,累计服务本区幼儿读者20余万人次,服务效益凸显,微书房项目现已成为白云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有益补充。
白云区图书馆总分馆办公室负责人陈国兴介绍,经过调研发现,幼儿园是建设微书房的一个重要阵地,其拥有幼儿、家长、教师等相对固定的阅读群体,可以有效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延伸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范围,提升公共图书馆精准化服务的水平。目前全区共有幼儿园微书房31个,占总量的86%,面向学龄前儿童阅读的服务体系基本搭建起来。此外,还有社区教育培训机构微书房3个、中小学生微书房2个。
富力城微书房是白云区3个社区教育培训机构微书房之一。工作日下午放学时间,该微书房里有中小学生和幼儿在此看书。新快报记者发现不少书籍的扉页印有“此书由某某捐赠”的印章。原来,这些书籍均由小区家长捐赠。其中,家长陈芳捐赠了十余册书。她说,此前社区里举办了一个捐书活动,当时正愁家里的绘本没去处,正好可以捐赠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据了解,加入白云区微书房项目后,各个微书房的书籍由白云区图书馆提供,并定期进行书籍轮换,而家长捐赠是一种增加藏书、维持活跃度的重要途径。
“相比于图书馆分馆和服务点,微书房的设立不受场地、设施等硬件条件的限制,建设门槛比较低,覆盖面相对更广,而且它是一个为少儿群体提供精准化服务的项目,可以说微书房项目是白云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陈国兴介绍说。
统筹: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
采写: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 李应华 林翠珍 邓毅富 庄嘉宝 许婉婕 实习生 汤璧瑜 姚淑芸 陈芝冕 毛暄贻
摄影: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谢源源 林翠珍 实习生 汤璧瑜/摄(受访者供图除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