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广州明确这些公共数据优先开放 全市将建统一平台

新快报讯4月10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广州市公共数据开放管理办法》(简称《办法》)明确,广州市将遵循统筹管理、需求导向、分类分级、便捷高效、安全可控的原则,依法有序开放公共数据,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其中,行业增值潜力显著、产业战略意义重大、民生紧密相关、社会迫切需要和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相关的公共数据,优先纳入公共数据开放重点。

公共数据开放覆盖面扩大


(资料图)

结合优化营商环境等要求,《办法》明确在合法有序前提下适度扩大公共数据开放的覆盖面,将具有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组织纳入数据开放主体范围,其中包括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公共资源交易等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事业单位。

公共数据开放主体应当按照相关要求,结合行业、区域特点,对本机构的公共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确定开放属性、开放条件和监管措施。其中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密切相关数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出行、农业农村、气象水文等相关数据,行政许可、企业公共信用信息等相关数据将优先开放。

同时,行业增值潜力显著、产业战略意义重大、民生紧密相关、社会迫切需要和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相关的公共数据,也将优先纳入公共数据开放重点。

全市将建统一的数据开放平台

广州市将建立全市数据开放平台,作为支撑全市公共数据开放的统一载体。据了解,数据开放各相关方将依托数据开放平台,全程记录公共数据开放和利用行为,从而为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的日常监管及优化提升提供支撑。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可以通过数据开放平台对公共数据开放目录外的数据开放服务提出需求,公共数据开放主体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评估、审查,并将有关处理结果告知需求方。符合开放条件的,自收到需求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反馈并提供开放数据;不符合开放条件的,自收到需求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反馈不开放理由。

鼓励挖掘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场景

公共数据利用主体开发利用公共数据,应当遵循合法、正当、诚信、善意的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方合法权益。

《办法》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依法主动开放自有数据,促进公共数据和非公共数据的多维度开放和融合应用,形成内容有别、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数据开放格局。例如,利用公共数据开展科学研究、咨询服务、产品开发、数据加工、数据分析等活动。

加强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合法权益

在倡导公共数据开放的同时,《办法》也注重数据安全的管理。

《办法》中的相关条款明确数据开放主体、数据利用主体、开放平台管理机构的安全管理职责,并提出日常监督评价的方法及内容,建立应急预案和行业自律管理机制,形成完整的安全和监督管理闭环。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开放的公共数据存在侵犯其商业秘密、个人信息和隐私等合法权益,或存在错误、遗漏的等情况的,可以通过数据开放平台向公共数据开放主体提出异议。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