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微头条丨驻茂名市电白区马踏镇工作队: 杨梅酒入“馆”“六方位”帮扶显效

新快报讯 2月1日,驻茂名市电白区马踏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简称工作队)帮扶该镇黄羌村精心打造的杨梅酒,带着馥郁果香与清冽甘甜正式进驻“乡村振兴消费帮扶馆”,至此,围绕产业核心黄羌杨梅,工作队已完成包括种植、加工及文旅研学的三产融合。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入驻马踏镇以来,工作队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在黄羌成立乡村振兴示范村产业临时党支部,集中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团队力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三产融合”发展。其中,“六方位”帮扶马踏镇黄羌村杨梅全产业链发展就是一个例子。    

专家支援解决专业难题


(相关资料图)

茂名市电白区马踏镇仁岭源杨梅园内,1300多棵杨梅树上朱红点点,还有三个月,收获的季节就要到来。“杨梅种苗从福建引进,马踏镇气候比较热,种苗出现过存活率不高、病虫害较多等问题。”工作队队长王和锋说,为了帮助农户找到问题所在,他与驻黄羌村第一书记徐海铭,工作队员王玉清、帅庆伟、麦彤宇前往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请来专家为树苗“把脉”,并在邱教授指导下通过树下草被种植进行降温、合理施肥、科学管理等方式破解难题,使一产种植的“量”和“质”有了根本保障。

借乡村振兴的东风,仁岭源杨梅园于2021年成立茂名市仁岭源食品有限公司,欲延伸杨梅产业链,在具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增设加工业,完成产业提质增效。但随之而来的融资工作,又成为棘手难题。工作队获知此情,立时发挥农业银行金融特派员资源优势,由王和锋、徐海铭带领金融特派员钟树东协调奔走,为杨梅园争取到乡村振兴金融贷款支持,解决了产业升级融资难题。

科技赋能突破技术问题

品质是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根本保障,推动乡村企业获得SC质量认证是必经之路,也是困扰产业振兴发展的一大难题。为此,工作队协同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科技特派员姜立标、程清伟等专家,以科技为力悉心指导企业从检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检验实验室建设、设备安装调试、操作人员培训等工作做起,发挥高校智力优势为乡村企业出谋划策。在科技团队指导下,企业顺利解决质检最后一公里,拿到SC质量认证。

好产品,还需要好“外衣”。工作队发挥帮扶单位广东财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优势,迎来以谭淑芳老师率队的学生志愿团队,最终顺利解决产品包装设计问题。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还发挥其优势资源,迅速搭建“马踏优品”电商平台,通过挖掘优质农产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为马踏农户推广产品。在工作队队长王和锋的协调下,工作队员与村党支部书记王海营齐齐发力顺利疏通仓储、物流等“堵点”,农产品得以上线销售。而在线下,通过广东财贸职业学院等单位消费帮扶,进驻商超、乡村振兴帮扶馆(万达广场店)等搭建长效对接平台,拓宽了产品销售路径,销量大大提升。

直播盛景助推网红热度

记者了解到,杨梅是马踏镇的特色产品,工作队围绕小杨梅,牵桥搭线做起“大文章”。“我们精心筹办了‘杨梅文旅’活动,期间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前来采摘杨梅,亲子游玩玩得不亦乐乎。”王和锋告诉新快报记者,在活动现场,他与驻村第一书记瞅准时机拿起小小“屏幕”,连接大大“世界”,在“土地水杨梅园”为产品直播代言。

据统计,当日活动,在线观看人数达4000余人,单场直播获赞2万余次,电商平台关注粉丝翻了两番。而“马踏优品”电商直播平台向广大网友推介的杨梅和杨梅酒,大大提升了黄羌杨梅的“网红”热度,不仅吸引一万多人次在线观看,还令粤西地区1.3万名游客慕名前来现场采摘。“多家省级媒体也前来采访报道。在主流媒体和网络流量的推动下,黄羌杨梅价格卖到20-25元一斤。”王和锋开心地说,马踏黄羌还一度成为抖音茂名网红打卡点第一名。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通讯员 徐海铭 麦彤宇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

编辑:陈玉婷     校对:任倩妮

关键词: 职业学院 质量认证 第一书记